pc_show_newswz
盟动医研社
医微客专题:据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现高达11.2%,约1.57亿糖尿病患者,但我国糖尿病的防治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糖尿病的漏诊率高,约为53%;知晓率、治疗率与达标率仍较低,均不足50%。目前糖尿病与代谢领域仍有很多科研难题未被攻破,血糖监测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帮助临床医生提高科研能力,提升临床诊疗能力,提高患者诊治率,均值得进一步明确及深思。
- 首页
- 文献解读
动态血糖监测的前世今生
盟动医研社
2021-05-0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尽可能多地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并高效地转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需要我们不断思索的问题,也是糖尿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途径之一。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动脉血糖监测的前世今生……
CGM的发展历程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临床通常称之为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指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
回顾CGM技术的发展,如今已走过半个世纪:
• 1962年,Clark 及Lyons首次提出了葡萄糖检测传感器的概念。
• 1967年,Updike 及 Hicks进一步改进了检测方法,并使用动物模型进行了。
• CGM的尝试,首次实现了对生物体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 1974 年,Albisser 等在其人工胰腺的项目中首次提出了体外CGM的设想。
• 1975年,推出首个商品化的葡萄糖传感器。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CGM技术日益成熟,并逐渐完成由试验监测手段到临床监测工具的成功转型。
• 1999年首台回顾性 CGM 系统上市,首次实现了便捷“全景式”观察个体全天血糖的瞬息波动。
• 2005实时CGM 系统开始应用于临床。
• 2016年9月首个半自动闭环CGM-胰岛素泵系统获批上市
上述发展历程显示出CGM这一监测新技术是近年来糖尿病领域研发的热点之一,并推动胰岛素泵等治疗技术的发展。
CGM临床应用现状
目前 CGM 技术在临床已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但尚未充分发挥出其临床价值。
其中主要的问题是部分临床医生仅仅将CGM作为血糖监测的一种新工具,而未真正掌握如何科学、合理地解读CGM数据及图谱,以及如何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从而优化治疗方案的方法。
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CGM的临床获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在成人患者方面,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的 1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实时CGM 系统,可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同时显著降低 HbA1c水平;
• 在 HbA1c<7%的 1 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时 CGM 在不升高 HbA1c的同时可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 在青少年患者中,实时CGM的获益与探头使用频率相关;
• 对于孕期糖尿病妇女,使用回顾性 CGM 可以更好地控制孕期血糖,减少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CGM是对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科技进步使这项监测技术越来越完善,随着CGM准确性、灵敏性和便捷性的进一步提高,CGM与信息技术的互动以及智能化的发展,将持续推动糖尿病治疗技术的发展,从而逐步实现真正的“人工胰腺”。
来源:
周健, 贾伟平. 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过去,现在与未来[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6,
{ cms:prevnext id="prev" type="prev" archives="__ARCHIVES__.id" channel="__CHANNEL__.id"}
-
上一篇 :
{ $prev.title}
{ /cms:prevnext}
{ cms:prevnext id="next" type="next" archives="__ARCHIVES__.id" channel="__CHANNEL__.id"}
-
下一篇 :
{ $next.title}
{ /cms:prevnext}
阅读 1508
0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